我国2017高校毕业生或达795万 各国如何提升就业

浏览数:6 

近日,我国教育部发布了2017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达795万人,较2016年新增30万。回顾过往3年,新增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22万、16万、30万,逐年增长的趋势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的复杂严峻。


  有利条件和严峻形势并存


  11月30日,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议中强调,就业创业工作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复杂严峻形势,要综合施策,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相对积极的外部环境给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提质,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与上半年持平。同时,整体就业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67万人;9月份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这是自2013年6月份以来首次低于5%。


  然而近年来随着考研、海归人数逐年增长,高校学科设置与就业状况结构性错位,以及大学生面对就业自身定位失衡、大学生创业在就业中占比不高,创业成功率仍不尽如人意等因素,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仍然复杂严峻。


  各国如何促进毕业生就业


  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世界各国从多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美国


  长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科技升级和改善人口素质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高校迅猛扩张也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很多大学生还背负着债务毕业,造成了更大的就业压力。


  自2009年起,美国政府分别启动了“青年暑假实习计划”和“青年塑造计划”,力争为大学毕业生,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学生们不仅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获取高等教育文凭,还可以接受技能培训,掌握技能技术。


  许多美国著名院校会设立专项资金,成立跨学科教学研究中心,推进边缘学科发展,拓展学生就业视野。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包括从学生入学选专业、系统的职业规划、择业技巧,到毕业就业咨询等一条龙服务。


德国


  尽管德国各类高等院校众多,大学生人数逐年增高,但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并不难。这得益于德国政府和高校尽可能地给大学生提供公平就业环境和全面的就业信息。


  德国联邦和州政府通过立法来统一规范和管理大学生就业。根据德国法律规定,高校毕业生有权得到有关就业信息、咨询、培训、进修以及求职期间个人及家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政府制定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为创业提供一定数额的银行贷款,并且对高校毕业生的工资规定了最低标准,从而有效保护了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德国高等学校逐渐引入了“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双元制”职业培训主要是由政府、社会机构、高校和企业间联合进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活动、学习实践等。加入“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大学生,可以同时学习理论和进行实际工作培训。


日本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 2016年春季毕业的日本大学生就业率达97.3%。这一数字较去年春季高出0.6个百分点,连续5年改善,创下1997年4月开始调查以来的最高纪录。


就业率是日本高校招生时吸引学生的一大指标。日本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承担着与就业相关的服务、咨询和研究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职业目标、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联系,积极为大学生与各类雇主“牵线搭桥”。


日本高校十分重视社会机构调查的求职季的企业信息,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常常参考社会机构调查研究的结果,针对企业招聘变化趋势,调整就业指导的工作重点,改进对本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服务。


解决就业难题需综合施策


11月21日至12月4日,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举办了2016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此次就业服务周呈现出四大亮点:一是信息共享,提高招聘效率;二是创新服务,注重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三是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加强就业帮扶,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实现就业。


当前,一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例如:建立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推动实现招聘信息公开、过程公开和结果公开;对招收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应优先考虑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


另一方面,高校也要从更深层次考虑,将就业与育人相结合,帮助毕业生提升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毕业生也要在复杂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下树立理性的就业观,有一个更为科学与多元化的就业心态。